Open in app

Sign In

Write

Sign In

Sapere aude
Sapere aude

278 Followers

Home

About

Pinned

城市的陌生感

買了一張單程機票,隻身來到柏林求學,轉眼間已經是數年。 一個人來到陌生的城市,四周都是異國的臉孔,說的是另一種語言,承載是另一種文化,開始時難免充滿隔閡。人在異地,一切都要重新開始,事事親力親為,卻非事事如意,孤獨感還是少不免。 朋友常說,讀哲學的都是半個遊子身,鄉愁為何物,漸漸地說不出一個大概。 來柏林的人多,留下來的少。雖然是德國的首都,不過卻不是很「德國」。在街頭上走一走,會聽到五、六種的不同的語言。即使你學會德文,也不表示聽得懂別人在說甚麼。這天,我和德語老師Heike在亞歷山大廣場(Alexanderplatz)的咖啡室見面。我們用德語下單,侍應卻用英語回應。Heike說這個情況常發生在她身上,不是我們的德文說得不好。場面相當有趣。大概柏林人已經習慣在不同語言之間穿梭,見怪不怪了。說是多元文化,單從語言已可知。 這或者是柏林不是很「德國」的原因;柏林似是屬於世界,多於僅僅屬於德國其中一個城市。柏林也有自己的柏林語(Berlinerisch),跟一般的正規德文相去甚遠,文法規則似乎也不甚重要,聽得明白就好了。

4 min read

城市的陌生感
城市的陌生感

4 min read


Sep 1

[哲學資料]Willkür的問題

先前寫一篇康德論文,有人問我為何會將術語「Willkür」解釋成「faculty of choice」或「capacity of choice」。康德使用這個術語時,會與另一個術語「Wille」作對比。其實英文翻譯幾乎是學界研究共識,也沒有甚麼爭議。我引用的是劍橋大學康德英文翻譯本。不過,既然有人問得出,只好試試盡力回答。 我哲學不好,無法從義理角度來回答,只好找找文本證據。根據最新出版的《The Cambridge Kant Lexicon》,「Wille」與「Willkür」的定義是: “Wille is for Kant the legislative faculty of volition, or practical reason, which is the cognitive capacity that allows rational agents to formulate laws of action on which Willkür can choose to act, whereas Willkür is an executive faculty of volition…

2 min read

[哲學資料]Willkür的問題
[哲學資料]Willkür的問題

2 min read


Aug 29

海德格的想像力

海德格的《康德與形上學問題》(Kant und das Problem der Metaphysik),一般稱為《康德書》(Kant-Buch)。書中提到,任何詮釋都無可避免使用「暴力」(Gewalt);他的康德詮釋也不例外。海德格將《純粹理性批判》中的「想像力」(Einbildungskraft),解釋成「知性」(Verstand)與「感性」( …

5 min read

海德格的想像力
海德格的想像力

5 min read


Aug 27

踏上哲學這條路(柏林+波恩篇)

先前在朋友的IG story看有人問在歐洲讀哲學的問題。剛好我在德國首都柏林讀了幾年書,不妨說一說自己的個人經驗,作為參考。 假如你在德國讀過哲學,看到這篇文章又有不同的看法,隨便質疑。也歡迎你寫寫在德國求學的經歷,給將來德國讀哲學的朋友參考。 首先介紹一下自己。我是中文大學哲學的本科畢業生,研究興趣是康德哲學與後康德哲學。除了康德以外,本科三年讀 …

34 min read

踏上哲學這條路(柏林+波恩篇)
踏上哲學這條路(柏林+波恩篇)

34 min read


Aug 25

哲學資料-《道德形上學之基礎》的「vernünfteln」

康德的《道德形上學之基礎》(Groundwork for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有一段文字討論道德(moral)與幸福(happiness)的張力,幸福欲望(inclination)會阻礙人履行道德責任(duty),原文如下: Der Mensch fühlt in sich selbst ein mächtiges …

6 min read

哲學資料-《道德形上學之基礎》的「vernünfteln」
哲學資料-《道德形上學之基礎》的「vernünfteln」

6 min read


Oct 14, 2021

柏林的蘇格拉底(二)

18世紀的柏林,德國啟蒙運動正如火如荼。這場運動享負盛名的代表人物,即是有「柏林蘇格拉底」之稱的摩西.孟德桑(Moses Mendelssohn)。對孟德桑而言,啟蒙運動不僅是對德國人的啟蒙,同時是猶太人的「Haskala」,是猶太人從社會邊緣中拯救出來。這個字在希伯來原文有教育、以理性來啟蒙的含義。因此,捍衛理性即啟蒙。 柏林的鬧市中心的紅色市政廳 …

1 min read

柏林的蘇格拉底(二)
柏林的蘇格拉底(二)

1 min read


Sep 18, 2021

柏林的蘇格拉底(一)

猶太教傳統喜歡將石頭,放在逝者的墓碑上,以作紀念。

1 min read

柏林的蘇格拉底(一)
柏林的蘇格拉底(一)

1 min read


Jul 5, 2021

觀念的力量

英國哲學家以賽亞.伯林(Isaiah Berlin)在他名著《兩種自由的概念》(Two Concepts of Liberty)曾寫道:「一百多年以前,德國詩人海涅(Heinrich…

5 min read

觀念的力量
觀念的力量

5 min read


Jun 20, 2021

回憶中的大酒店

看韋斯‧安德遜(Wes Anderson)的黑色喜劇《布達佩斯大酒店》(The Grand Budapest Hotel),戲中年老的Zero Moustafa回憶起他年輕時,在酒店當男們僮與Monsieur Gustave…

4 min read

回憶中的大酒店
回憶中的大酒店

4 min read


Jun 10, 2021

布拉格的軼事

我的波蘭好友Grzegorz很喜歡旅遊。肺炎肆虐歐洲前,他幾乎每個月都會出遊,世界上不同的板塊都留有他的足跡。因為波蘭語對外國人很難發音,他一般都叫人稱呼他Greg。一個喜歡旅行的人,心胸大概都不會狹窄。在地圖上,他總能告訴我他去過每個城市的大概或經歷。今年,他因工作再搬回來柏林…

5 min read

布拉格的軼事
布拉格的軼事

5 min read

Sapere aude

Sapere aude

278 Followers

雅歷。寡言,文章字句屬戲言。喜歡讀哲學,寫作。 歡迎支持創作: https://www.patreon.com/ericlamtf

Following
  • 戈登探長

    戈登探長

  • 史兄

    史兄

  • Paul Austin Murphy

    Paul Austin Murphy

  • Wright Fu

    Wright Fu

  • 黃國軒

    黃國軒

See all (64)

Help

Status

Writers

Blog

Careers

Privacy

Terms

About

Text to speech

Tea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