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的原則
在中大哲學系唸書時,下課後,常都和同學回馮景禧樓哲學系抖抖氣,再談談哲學。有次,我看到好友Tommy的書櫃上放著三大冊書,書名是《希望的原則》(Das Prinzip Hoffnung),作者是德國哲學家恩斯‧布洛赫(Ernst Bloch)。那是我第一次聽到布洛赫的名字。後來得知,老師關子尹寫過一篇短文〈希望概念的哲學反省〉,內文討論布洛赫的希望哲學,我讀後相當喜歡。
這些年在柏林,我除了常常到去參觀墳場,還會去找找哲學家在柏林的故居。去年,老師來柏林自由大學(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訪問,我到府上拜訪。我告訴老師布洛赫的柏林故居,離這裡只有約十分鐘的路程,我已經拜訪過。幾日後,老師也前往去憑弔這位出色的馬克思左翼哲學家。不約而同,我從好友Tommy與老師略略聽過過布洛赫的希望哲學。
這令我想起一套已經看過很多次的電影-《月黑高飛》(The Shawshank Redemption)。電影的港譯有點失焦,倒不如直接翻譯為「肖申克的救贖」。電影是改編自史提芬‧京(Stephen King)的小說《Different Seasons》,其中一個短篇故事〈Rita Hayworth and Shawshank Redemption〉。比起小說,我更喜歡電影。故事的題材雖然是越獄,不過中心主旨卻是希望與救贖。監獄的體制比喻這個社會,人生活在四處充滿規範的社會,難免被消磨意志,對生存失去希望。電影劇情並不複雜,銀行家安迪(Andy)被誤判殺妻罪外成立,被判終身監禁。入獄後一直想計劃逃獄。在監獄中,他結識了另一個囚犯瑞德(Red),後來發展成好友。電影對兩人的描寫對照鮮明:安迪代表的是希望,瑞德代表的是絕望。
這兩種對待人生的態度,在於他們如何定位希望。安迪的想法可以歸結為:希望雖然困難的,不過它是可能的;而瑞德則是:希望雖然是可能的,不過卻是困難的。這也正好代表人對待生命積極與消極的態度。因為安迪對生活是有希望,所以他的行動是積極的,相反,瑞德的態度則是絕望,所以他對生活是消極的。這正好呼應電影其中一句對白:「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指的是人擁有希望和絕望的分別。救贖首先是自我救贖。
在柏林這幾年,遇過不少的人和事。異地生活,殊不容易。可是離港的那一刻,就告訴過自己面前是一條灰色軌跡。道路雖遙遠,卻沒有想過回望。至少,一開始是這麼想。
人人都會有高估自己的時候,柏林的香港朋友告訴我。你過多幾年再說吧,是他對我的警告。因為,正如瑞德在電影所講,希望往往令人陷於險境,令人發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