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的軼事

Sapere aude
Jun 10, 2021

--

卡洛華大學,校名用的還是拉丁文。
愛因斯坦也曾任教於卡洛華大學

我的波蘭好友Grzegorz很喜歡旅遊。肺炎肆虐歐洲前,他幾乎每個月都會出遊,世界上不同的板塊都留有他的足跡。因為波蘭語對外國人很難發音,他一般都叫人稱呼他Greg。一個喜歡旅行的人,心胸大概都不會狹窄。在地圖上,他總能告訴我他去過每個城市的大概或經歷。今年,他因工作再搬回來柏林。人在異地,有朋相聚也是好事。這位朋友也令我對波蘭多了幾分認識。

香港一般人都將歐洲的前共產國家,一律視為「東歐」。事實上,我對這種的稱呼相當抗拒,而且也不甚準確。就以波蘭和捷克為例,地理位置僅屬於中歐。捷克的首都布拉格(Praha),甚至比奧地利首都維也納(Wien)更加接近「西歐」。這種成見,大概是因為我們採納了英國人的世界觀。

說起捷克,我們其實對這個「東歐國家」也不算太過陌生。布拉格更是常出現在香港的文化圈子,卡夫卡便是在布拉格出生。上個年代,喜歡足球的,或許在電視見過一頭金色長髮的捷克國腳尼維特(Pavel Nedvěd)。更不用說的是著名作家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這個世代每人都聽過,或讀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這本小說。

鮮為人知的是,世界上第一間德語大學,既不是德國的海德堡大學(Universität Heidelberg),也不是奧地利的維也納大學(Universität Wien)。而是布拉格的卡洛華大學(Univerzita Karlova),德文名即是卡爾大學(Karls-Universität),是歷史上的第一間德語大學,在1348年成立。幾年前,大學學期完結後,我再去布拉格去旅遊,在大學的紀念品商店買了一件印有大學校徵的T恤,以作留念。大學的教學語言已不再是德語,不過也無損大學的歷史地位。二十世紀的布拉格是歐洲思潮的重鎮。米蘭‧昆德拉的論文集《小說的藝術》,第一章《塞萬提斯受輕視的遺產》(Das missachtete Erbe des Cervantes),開首提到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現象學之父(Vater der Phänomenologie)埃蒙‧胡塞爾(Edmund Husserl)。很多人也許不知他是誰。不過,大部分人都聽過海德格與沙特兩位哲學家,他們的哲學思想直接受益於胡塞爾。沒有胡塞爾,也許沒有上世紀戰後的存在主義思潮。

胡塞爾在1859年在奧地利的城市「普斯尼捷」(Proßnitz)一個猶太家庭出生,現屬於捷克境內。他先後在萊比錫、柏林學習數學、哲學。1883年,在維也納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後,他回到柏林…

--

--

Sapere aude

雅歷。寡言,文章字句屬戲言。喜歡讀哲學,寫作。